【48812】高空作业“闯关者” 技能攻关“带头人”
“像做豆腐相同吊马口铁”“像放鸡蛋相同吊水泥制品”“像堆积木相同吊大型设备”……这些都是码头门机司机黄强探究出的门机作业品牌。
黄强是江苏省港口集团姑苏港张家港港务集团门机司机,从业23年来,他扎根港口一线,带头研讨“闯关”,一次次打破装卸工艺瓶颈,首创多项门机作业“口诀”、品牌。
从一名普通工人生长为全国劳模、全国优异员,黄强荣获了许多荣誉称号,他说:“我最大的荣耀是成为一名员。”
迎着江风,黄强走进驾驭室内,他轻踩脚下踏板,熟练地操作摇杆,滚动吊钩,平稳起吊,精确装车,整一个完好的进程行云流水,趁热打铁。
坐在离地20多米的操作室,仅凭操作杆和脚踏板操作50米高的门机精准起吊货品,还能做到货品零损耗、安全零事端——这份功力,黄强修炼了23年。
2000年,黄强从校园结业进入张家港港务集团,成为张家港港第一批具有全日制中专学历的门机司机。年仅18岁的黄强,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请求,并一心想成为最好的港口门机司机。
工位在半空中,需求单独守在缺乏5平方米的狭隘拥堵的空间里作业12小时,相同的动作重复三四百次。可黄强觉得,这份作业挺对自己最合适,“已然做了,就做到最好!”
上班练、下班也练,只需一有空,他就上门机操练,起升、转向、松关,简略的操作他练了上千次,还用两个水桶盛满清水重复进行起吊操练。
只过了一年,黄强就能独立完结悉数货种的作业,打破了以往新司机“1年散货、2年袋装货、3年件杂货”的惯例,完成从散货作业直接到件杂货作业的“跳级”跨过。
其时门机操作没有一致的规范,全赖司机自己探索。黄强将自己的心得记载下来,期望协助工友们快速上手操作。
这样的心得越积越多,2012年,黄强将这些心得收拾成文。他和班组的同伴们又收集了港口货品品种材料和作业特色,结合实操经历,选取港口作业中存在必定难度的货种,把全体吊装进程进行规范化动作分化,首创出以“稳、准、快,一钩准、无动静”为精华的“黄强门机操作法”,成为公司门机司机的必学技法和操练规范教材。
跟着港口事务继续不断的开展,货品的品种、标准越来越杂乱,给门机吊运带来了许多新应战。“作为一名党员,遇到困难要带头上!”黄强说。
2014年,公司接下了出口日本的马口铁装卸作业。马口铁价格昂贵,板材很薄,稍有碰擦就会产生货品运输质量问题,客户提出“要像做豆腐相同做马口铁”。
黄强心里打起了鼓,“像做豆腐相同做马口铁,意味着门机操作的流程中不能有任何闪失。”
要防止马口铁碰擦,关键是松关时要慢、要稳。所以,他组成操作团队进行专项操练。重复操练中,黄强找到了稳松关的破解之法:在落地松关之前多中止几回,加大货品全体缓冲,尽可能减小马口铁落地时的冲击力。由此,黄强总结出了一套马口铁吊装法,一件件马口铁在他的操作下精准落位。
2017年,港区要吊装一批预制梁,每根预制梁造价达7万元。预制梁一根长12米,但周边10厘米左右是纯水泥结构,一旦磕碰就会破损。
“咱们要像放鸡蛋那样吊装预制梁。”黄强经过调查每一个起吊的运动轨道,记载每一次作业的参数改变,重复实验和总结,终究形成了预制梁作业门机操作“笔直起吊法”“三次中止起吊法”和“一次到位松关法”,霸占了预制梁易碰擦难题。
大件设备抬吊是门机作业的难点,操作难度和风险系数极高。黄强创造性提出了“像堆积木相同作业大型设备”的理念,霸占了大件设备的抬吊作业难题。
“每次遇到困难就像闯关,一关一关闯下来,自己的技能也就提高了。”黄强不断“闯关”,把一块块吊装作业的硬骨头,变成了“做豆腐”“放鸡蛋”“堆积木”……
10年来,黄强带领作业室成员一同完结了60多项立异攻关,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7项,国家软件著作权9项,为企业创效上千万元。
近年来,门机操作产生了巨大改变。“以前门机说起来是机械化操作,但其实是人机穿插,还要人工参加作业,而现在散货作业现已完成了自动化。”眼下,黄强正与搭档一同研讨门机长途操作体系的完善计划。
聚集数智港口建造,黄强带领作业室成员砥砺攻坚,首先完成件杂货作业门机长途操作,将几十米高的门机驾驭室搬进了室内,有力提高员作业业环境,下降职工劳动强度,助推“码头蓝领”向“港口白领”的历史性改变。
黄强团队研讨出的长途操作体系使司机可以终究靠屏幕、手柄操作门机,不用再爬上间隔地上20多米的狭小驾驭室,作业环境愈加舒适安全。现在,港埠分公司已稀有台门机完成了长途操作,黄强期望这一体系在港口内全面铺开。
绿色港口建造中,结合环保要求,黄强团队研发了“散货不落地”装卸工艺,还对散货抓斗进行技能改造,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散货作业进程中的扬尘。
“他是带头研讨的‘闯关者’。”姑苏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家港港务集团党委书记吴红这样点评黄强,“他在技能攻关上发挥了一名党员应有的演示带头作用。”
“脚步不歇,斗争不止。”黄强说,自己将用无悔芳华诠释港口产业工人的初心任务,用立异实干全力打造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国际一流港口。(本报记者 黄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