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走进社区:不仅售货还能“收货” 养老驿站也成受益者
刷下手机就能自助买菜、机器人入住养老驿站……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慢慢的变多的智能概念正在进驻我们居住的社区。乃至于如今小区里若没有几个“柜子”,便是落后的象征。
毋庸置疑,创意繁多的智能设备,正在改变着居民的生活小习惯。而琳琅满目的智能设备,到底称不称居民的心意?
大约半年前,家住椿树园的李女士偶然发现了这个新设备。无人售货柜与商场中常见的售货机有几分相似,只是商品种类更多--不仅有饮料、零食,更不可思议的是水果、辣鸭脖。只需要在触摸屏上点选商品,手机扫码付款,机器收到付款指令后,内部的云台升起到所购商品层,货品被传送带推出后,云台下落到出货口,整个出货流程只要10秒钟。
“在这儿买东西不用排队,而且还是24小时的。”几下操作,李女士就买到了自己想要的商品--应孩子要求采办的几样零食--平时想买东西都要去小区外的小卖部或超市,如今下个楼就有了“智能小卖部”,李女士感觉方便不少。
这样的无人售货柜在椿树园小区共有四台。半个小时的时间,总共有七位居民前来消费,其中购买饮料、零食的居多。大部分居民反映,厂家能增加一些零食的种类。有居民还表示,厂家补货时最好把商品生产日期露在显眼的位置,这样买起来才放心。
在购物的几位居民中,张女士是唯一购买水果的。其他居民普遍对水果品质有些担忧,张女士倒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我买过好几次了,感觉挺好的,实在有问题我会打电话投诉的。”今天,张女士买的是一盒冬枣,准备当做自己的饭后水果。
椿树园的智能售货柜主打饮料、零食,位于天兆家园东门外的“微菜场”,则主打生鲜果蔬。
与“售货柜”外形相似,“微菜场”约2米高,红白相间的柜体,由24个抽屉式的小柜组成,仿佛是摞在一起的24个烤箱。透过柜体的透明玻璃,能够正常的看到装着不同的蔬菜水果,既有西红柿、黄瓜等散装货品,也有黄桃、葡萄等盒装水果。
“微菜场”的学名叫做智能菜柜。每一个“烤箱”,实际都是一台自助称重器,顾客只要通过手机扫码开柜,拿走柜中的货品,智能菜柜就可以用“减量称重”的方法,自动算出购物重量及价格,进行扣款操作。
虽然是智能设备,两种“智能柜”的商品的价值均不算太贵。椿树园的售货柜中,同款瓜子比便利店便宜一块,罐装汽水便宜八毛,薯片便宜三毛。速食品则要贵一些,便利店只卖三块八的方便面,售货柜要卖五块。天兆家园的微菜场,与小区最近的果蔬超市相比,则有着明显的价格上的优势--同样是土豆,超市里每斤三块五,菜柜仅卖一块九。
纵然价格实惠公道,位置便捷,智能菜柜的销售量仍引来了居民的担忧。记者在天兆家园发现,虽然受访居民对菜柜的形式表示认可,但使用过的居民,比例仍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商品种类不够丰富,可挑选余地不大。
“方便是方便,但东西买不齐,我还得跑一趟超市。”相较于超市,只有24个柜子的售货柜显然只能接受“替补”的定位,而这也为商品的周转带来了挑战--在记者正常采访时看到,售货柜中最易腐烂的葡萄,已有发皱变质的迹象,这也让居民多了一丝担忧:“如果以后维护的不好了,这就成垃圾场了。”
智能设备不仅能用来售货,也能用来“收货”,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同样已亮相京城各大社区。
“下楼顺便扔一下就能提现,还是挺方便的。”拎着个布口袋,郭女士出现在今日家园小区楼下。布口袋里装着五六个空饮料瓶。
小区转角处,立着一排如同快递柜的黄色铁柜子,中央是一块大显示屏,显示屏的右侧,圆圆的洞口,刚好可以扔进郭女士手中的饮料瓶。
“这叫‘小黄狗’,专门回收废品的机子,前几天刚装的。”随着郭女士在大显示屏上的几下点击,洞口随之打开,饮料瓶被依次放入并计数:“一个4分钱,扔完就能提现。”
“比收废品的便宜一点,但就在家门口,顺道就扔了,不用攒了。”同样的垃圾回收机,今日家园小区安装了四台。虽然安装时间不长,已有居民用的驾轻就熟。
除了饮料瓶,一字排开的几个回收柜,还可以分类回收塑料、玻璃、纸张、衣物等废品,通过智能称重系统,回收设备能对居民投入的垃圾进行称重并核算回收价格--按照该智能设备对应的“小黄狗”App显示,回收一公斤纸类价格为9毛,金属则是6毛一公斤。
“原来收废品的摊一地特乱,这样都分类放在柜子里挺好。”对于郭女士来说,智能垃圾回收装置能提升小区的环境品质,不用积攒废品统一卖出的新模式,更有助于家里的整洁:“家里老人原来爱攒废品,现在好了,隔几天我就卖了它。看到钱确实到账了,老人也不说啥了。”
不过试运行一周多的工夫,智能垃圾回收装置也露出了短板--小区需回收的废品过多,几台“小黄狗”根本吃不下。
“我想卖点纸箱子,可一看App显示已经满了,柜门打不开了。”记者观察发现,虽然小区内安装了四台回收机,但不同品类的废品回收数量存在很大差异,往往是金属废品还没扔几件,塑料瓶就扔了大半箱。尤其是占地较多,居民废弃量最大的纸箱纸盒,一两名居民的回收量,就可以占满整体空间。而有居民扔塑料瓶的时候,同样遇到了没办法回收的状况:“你说我拎着下楼走到这儿了,结果打不开柜门,我还拎回去?是否有些人就该乱扔了?”
针对居民的质疑,“小黄狗”工作人员表示,会有专车定期清运废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营。这一表态也有部分居民表示质疑:“现在刚运行都清运不过来,今后大家都用,地方能够用么?”
在顺义的石园北区社区,一家智慧养老驿站成了老人们最近热衷的活动场所。上午10点,驿站的几组小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大爷大妈们互相聊着家常。还有的老人在旁边下象棋,写书法,伴随着四周的人造山水景观,气氛祥和又温馨。
不一会儿,驿站里忽然响起了“报花名”的歌声,唱歌的并不是真人,而是一个圆滚滚的机器人。原来,是一位杨阿姨想听歌,自己找机器人点的。
“这机器人叫小胖,不止会唱歌,还会跳舞呐!”等“报花名”唱完,阿姨又摸了摸小胖的头,表示“启动”,“小胖,给我们跳一个‘小苹果’!”收到阿姨的指令,机器人果然随着“小苹果”的歌曲开始左摇右摆,老人们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驿站里的高科技元素不止于此,走进旁边的理疗室,一台体检仪也十分受老人们的欢迎。杨阿姨表示,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把两只手放在触摸仪上,系统就会自动检验测试身体。阿姨还亲自做了示范,把手放上两三分钟后,系统就把结果发送到了阿姨的微信上。结果一看,阿姨总体健康情况良好,但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得分稍低:“测得还是挺准的,跟我去医院体检的结果差不多。”
今年72岁的赵大爷平时就喜欢了解新事物,来到驿站后,他有许多新发现:“这儿连垃圾桶和马桶都是高科技的。”驿站里的垃圾桶采用了外部感应自动翻盖的设计,卫生间的马桶还有一键换垫圈纸的功能,更加卫生。
驿站负责人刘乃利介绍,这一个地区一年前还是物业公司的办公场所,后来在市级区级民政局及属地石园街道党委的全力支持下被改造成了如今的养老驿站。“既然驿站已经安装了多种高科技设备,未来也希望能将它们更加物尽其用,并争取希望把驿站发展成社区内的未病治疗中心,更好地为老人服务。”刘乃利表示,为了给老人更好的体验,驿站在设计上颇费心思:驿站的上方,安装了可以开关的顶棚,根据阳光强度能够直接进行控制;地面铺设了专用于医院的防滑地胶,部分区域安装了地暖,整体空间内配备了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空调产生的冷凝水还被用于四周绿植墙的回灌,更加环保。此外,进出口还采用了智能门禁的方式,社区老人持老年卡才能打开:“刷卡才能开,老人的尊严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