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临精工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报告期内,公司主体业务、基本的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均未出现重大变化。详细情况如下:
公司主体业务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和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挺柱、摇臂、喷嘴、张紧器及缸内直喷高压油泵泵壳为主的精密液压零部件,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以VVT(电动EVVT、液压HVVT)、VVL、油泵电磁阀为主的电磁驱动精密零部件,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电磁阀系列新产品,应用于自动变速箱和混动变速箱的电液控制系统。
以电子水泵、电子油泵、智能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电控执行器为主的电子驱动系列新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传统汽车的热管理及动力系统;车载减速器总成、高精度齿轴及壳体等系列新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车载电驱动系统;可变阻尼减震器电磁阀系列新产品应用于智能悬架系统。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所需的主要坯料/成品、原辅材料、外购标准件及其他物资采购,由采购部向供应商统一负责开发与采购。按照采购类型不同,分为成熟产品采购、新品开发采购、大宗物资采购和零星采购。每月中旬公司计划物流部依据与主机厂签订的月度订单结合库存情况,编制次月生产计划,并组织安排事业部生成及采购完成交付。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采取专业生产与外协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热处理、精密加工、产品装配、检测等是保证产品质量与竞争力的关键,这些关键工序制造由公司完成。公司仅向外协供应商采购坯料和外协加工服务,这种生产模式最大限度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由于公司产品为主机厂配套的发动机机型各有不同,因而公司产品生产具有多品种、中小批量、定制(非标准件)生产的特点。公司的生产模式为“核心零部件自制和总装(检测)”,采用“预测+订单拉动”的方式组织生产。事业部在生产组织过程中积极运用精益生产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实施精益改善缩短生产节拍、缩短换线周期,以实现快速响应、缩短交付周期、降低库存水平以提升公司经营绩效。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向国内外主机厂配套销售,少部分产品通过外贸公司或跨国公司等渠道销往国内外市场。境内主机市场,公司通常在当年年末或下年年初与主机厂签订下年度采购合同,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相关物流协议。国内售后市场,实行议价销售。境外主机市场,对已在中国合资配套的境外主机厂商,外延业务至其外方市场;对还未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的境外客户,公司直接与境外客户进行业务合作。境外售后市场,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即直接同客户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和与专业出口贸易公司做合作。
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开发程序大多数都用在选择、评估、认可及管理满足公司原材料采购需求的供应商,通过初步筛选、现场考察、试加工与试采购等环节,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能力、价格做综合考量。供应商通过考核后被确定为合格供应商。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严格遵循采购流程,建立了《采购及供方管理程序》、《采购及付款流程》、《生产计划控制程序》、《合同协议评审制度》等完善的采购制度,以及包括供应商开发程序、物料采购程序、不合格供应商淘汰程序、不合格品处理程序等在内的一套严格的采购管理流程,能够依照制度对物资采购环节进行管控。
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采取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按需生产方式,即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由销售部统一接受订单后,编制需求计划输出给计划物流部,计划物流部结合实际原材料和成品库存编制采购计划输出给采购部,采购部按计划采购,计划物流部编制生产计划输出给生产部,生产部按计划组织生产,工程设备部对机器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品质部对原料、制作的完整过程、成品出入库进行检测验证和监督。整个正极材料生产流程中,耗时最长、工艺技术要求最高、最能影响产能规模的是窑炉烧结环节。因此,通常以窑炉作为生产线的标识,一个窑炉对应一条生产线)销售模式
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全部采取直销方式。公司销售部门与锂电池制造商初步确定合作意向后,即向客户送样;客户经过样品检测、实验验证以及相关阶段考察合格后,将公司认定为合格供应商,然后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公司依据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或订单安排生产和出货计划。
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配件整体的各个单元及用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同时也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业专业化水平在逐步的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整车开发和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间基于市场形成的配套供应关系逐渐成熟,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全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新特点,带来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革新。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深刻影响。中国作为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吸引众多国际汽车有名的公司本地化生产,给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能够带来发展机遇。本土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服务品质逐步打入国际整车厂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进入国际大品牌整车厂全球采购体系,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有着非常明显竞争优势;在政策支持和降本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在进入“深度国产替代”阶段,特别是核心零部件领域由国际厂商主导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为具备先进制造能力的本土汽车零部件公司能够带来机会。
为促进汽车工业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步伐,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一马当先的优势”以及“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鼓励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2024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提出优化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加大汽车以旧换新场景金融支持。2024年4月24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以旧换新的补贴力度,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国家政策加码,以及地方放宽限购、增发指标等多层次举措,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存量市场的换购需求,激发汽车市场消费潜力。
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退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步完成由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呈现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性发展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成为主导力量是大势所趋,尽管燃油车面临环保政策压力、新能车崛起、技术瓶颈以及转型成本压力等,但要实现燃油车的完全替代仍需解决基础设施不足和电池回收利用等问题,汽车产业的完全新能源化仍需经历较长的过渡时期。结合新能源车销量占比,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共存共赢的发展局面将长期持续,这对具有存量和增量汽车零部件研发和制造能力的汽车零部件公司能够带来持续发展空间。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与汽车行业发展状况和行业景气度紧密关联。受益于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汽车替代成为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方向。新能源汽车产品综合性价比以及补贴退坡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挑战,加速区域性本地化进程,推出符合市场偏好的车型,具有增强安全功能和更高自动化水平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推出正在改变汽车市场的趋势,同时通过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打造智能生态,完善新能源汽车用户智能出行体验,从而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
国内零部件企业凭借传统细致划分领域、前沿领域开拓以及成本优势,加快深度国产替代步伐,逐渐打破国际厂商垄断的主导地位。国内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在加速车企淘汰的进程中,产业生态型公司竞争优势尤为明显,依托核心技术、品牌效应、成本优势、产业链掌控更大的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朝着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方向转型,关键核心零部件竞争格局正面临重新洗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002594)DMI超级混动被消费者认可并快速放量,吉利、长城、长安等多家主机厂迅速跟进,高效发动机的EVVT、电子主水泵、变排量机油泵电磁阀、摇臂液压挺杆等,以及DHT(DMI)总成及其零部件(电子油泵、电磁阀、齿轴、差速器等)开发制造能力的新能源智能电控系统汽车零部件公司能够带来竞争优势和市场机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2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8万亿元。
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核心部件电驱动系统集成化趋势较为显著,多合一驱动系统较由单一部件组装成的驱动系统具有体积更小、质量更轻、综合性能更强等优势,减速器的小型化、轻量化是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的重要技术环节,对精密减速器技术升级及产品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供需结构变化、用工成本持续提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改变,全球机器人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慢慢地加强,国内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的提高。特斯拉第二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发布正在引领行业变革,人形机器人行业迅速迭代,产业处于“0-1”的突破阶段。新能源车企与人形机器人产品在某些技术层面上互通,二者从硬件到软件层面均有技术迁移的可行性,精密减速器(最重要的包含谐波减速器、精密行星减速器、RV减速器)是机器人转动关节的核心零部件,汽车减速器和机器人减速器在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工艺和精密齿轴等相关设备方面具有转化通用的基础条件,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放量,精密减速器作为价值量占比较高的核心零部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为具有技术和生产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布局机器人带来增量机会。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张,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8亿美元,而到2028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138亿美元,CAGR达50.2%。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
电池产业是国家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性产业,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是赢得国家能源转型的战略先机。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是国内动力电池两大主流路线,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正极材料,相比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具有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优、寿命更加长等优势,近年来,借助创新技术,磷酸铁锂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性能持续改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进步、热管理系统的进步以及热泵空调的逐步普及,改善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车型的低温续航能力,磷酸铁锂应用车型不断丰富,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配套渗透率提升。自2021年7月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占有率超越三元电池,此后市占率保持一马当先的优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报告期内,动力电池产销量、装车量等情况如下:
1)动力电池产量:2024年1-6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为302.1GWh,累计同比增长41.3%;三元材料电池累计产量为126.9GWh,累计同比增长27.1%。
2)动力电池销量:2024年1-6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为200.1GWh,累计同比增长32.4%;三元材料电池累计销量为117.1GWh,累计同比增长17.5%。
3)动力电池装车量:2024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03.3GWh,累计同比增长33.7%。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41.0GWh,占总装车量69.3%,累计同比增长35.7%;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62.3GWh,占总装车量30.6%,累计同比增长29.7%。
经历了2023年全年磷酸铁锂主要原材料碳酸跌价去库存的过程,2024年上半年,磷酸铁锂行业呈现出低价补库存需求和锂价阶段性上涨,锂电产业链排产、开工率逐步回升,磷酸铁锂产量、产能较去年均有明显提升,但2024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池整体产量是装车量的两倍,整体高于市场需求,供需存在一定的时间错配,行业仍然处于深度去库存状态,降本压力面临严峻挑战。
在全球新能源转型和消费终端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不断突破,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成为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在综合性能、低碳发展、供应链稳定以及出海能力等方面展现出的优势,带动动力锂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整体呈上涨趋势;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在安全、性能等方面进一步突破,半固态电池、钠电开始应用装车,产业布局加强完善,全球发展形态趋势明显。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计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量规模预测合计将达到1,083万辆,同比增长31.9%;预计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全年装车需求将达527GWh,同比增长约35.9%。
锂电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未来行业将加速淘汰研发技术实力不足的尾部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客户资源、供应链优势的电池材料企业,在市场旺盛需求带动下,其产能利用率仍将会维持较好的水平,同时持续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坚持技术革新与成本节降,以充足的技术储备和成本优势迎接未来市场格局的变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扩大,动力电池对于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迫切需求推动固态电池的发展,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热稳定性能及增强的安全属性,精准对接电动车市场对长续航与高安全性的迫切需求,但由于固态电池受到材料技术、制备技术、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因素制约,目前市场将半固态电池作为固态电池产业化的过渡技术,半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产品正在加速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我国半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装车,半固态电池的装车量为2,154.7MWh,钠离子电池装车量为1.5MWh。
在技术创新与持续降本推动下,储能市场保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应用规模将持续扩大,形成了新能源加储能的融合发展形态趋势下,主要体现为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导的新型储能产业,磷酸铁锂电池凭借低成本、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等优势,是目前储能电池配置的主要选择,储能电池发展将赋能中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储能将成为锂电池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带动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同时也给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创新转型带来机遇。
具有资源优势、规模效应及产业链一体化的锂电正极材料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将以其规模及成本优势,加快在动力电池和储能市场验证及投产步伐,提升规模化量产能力,为锂电正极材料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带来新变量。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目前已形成主机市场为主、售后市场为辅,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快速突破的格局。公司现在存在主机市场客户60余家,其中国内市场客户涵盖了上汽、广汽、比亚迪、华为、联合电子、吉利、长城以及“造车新势力”代表理想、蔚来、小鹏等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日产等国内合资品牌主机厂。境外主机市场客户包括思达耐、雷诺、PSA、北美通用、奥迪、大众印度等主机客户;公司境外售后市场客户包括盖茨、辉门、墨西哥KUO、科勒及富兰克等全球主流品牌。
公司长期深耕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与各主机厂保持着密切的同步研发,为主机厂的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支持,确保公司在产品设计、生产的基本工艺及技术上的领头羊。公司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与市场开拓,已成为国内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细致划分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隐形冠军,其基本的产品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首先实现国产替代。
公司依托精密制造优势,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及增量零部件,包括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减速器、智能减震系统等,主要代表产品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车载减速器总成和可变阻尼减震器电磁阀(CDC)系列新产品等。公司在电动VVT以及智能电控零部件的技术储备、客户资源等方面均具有先发优势,在高门槛的技术条件下,更具市场竞争力。公司与比亚迪、上汽、通用、大众、理想、蔚来、小鹏、博世、联合电子等下游客户的研发技术中心建立长期的产品合作研发关系,以快速响应整车厂或主机厂的技术需求和产品需求。
机器人产业是公司汽车精密制造零部件产品应用领域的延伸,公司将积极拓展并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机遇,将持续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与行业头部客户技术创新升级趋势及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现用户和市场需求。
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是一家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有着非常丰富经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草酸亚铁技术路线的开创者,具备独特的技术工艺路线以及行业领先的技术性能指标。江西升华紧抓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产业政策引导等行业发展机遇,积极把握市场变化,对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品技术升级。公司磷酸锰铁锂产品研究开发及客户验证进展顺利,公司依托现有的技术体系支撑可实现用户和市场对磷酸锰铁锂和快充电池磷酸铁锂的多元化需求。
根据中汽协统计,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根据公安部统计,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39.7万辆,同比增长39.41%,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直接传导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产能释放,公司前期加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投入、产能布局以及深化新能源、新势力车企客户合作伙伴关系,公司新能源增量零部件业务稳健增长,智能电控产业的热管理系统和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业务相关新产品批量交付,正在慢慢地规模化放量并贡献业绩。对于国内传统主机项目,公司积极把握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细分赛道,对高端摩托车、国际主机及国际国内后装市场的相关这类的产品进行市场边界拓展,加快相关项目获取,提升单品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出售的收益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终端消费市场转暖,锂电产业链排产、开工率逐步回升,带动磷酸铁锂市场回温,磷酸铁锂行业呈现出低价补库存需求和锂价阶段性上涨,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得到一定效果消化;同时,公司加快布局快充市场,公司磷酸铁锂快充产品凭借性能优势,出货量快速提升,第二季度实现满产满销,上半年整体产能、产量及装车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回升,磷酸铁锂出售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在行业周期波动及市场供需调整的过程中,公司一方面加快进行客户多元化拓展,逐步提升现有产能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建产能按照整体规划、分期投产的原则调整产能节奏,最大限度的充分的利用产能;同时,公司基于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持续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积极做出响应核心客户的真实需求,保障产品质量和交付,满足中高端汽车主机厂客户的真实需求,持续推进精益化生产及精细化管理,在坚持技术革新与成本节降等多方面进行努力,持续改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经营业绩。
公司将牢牢把握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的新趋势,继续围绕新能源汽车主赛道,以现有核心技术为依托,加快新能源智能电控产业布局,加快智能热管理系统、新能源车载电驱动系统经营规模化和产业化,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精密加工向智能电控及机电一体化方向升级;同步持续推进正极材料技术迭代、产品升级和降本增效,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实现在新能源赛道的稳健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公司是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及锂电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具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智能汽车精密电磁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公司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已取得授权专利300余项,建立企业标准数百项。公司作为第一、第二起草单位,共起草制订行业标准4项。企业具有一支经验比较丰富、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涉及材料、机械设计、精密加工、模拟仿真等多个专业领域,具备从产品概念设计到样件生产和过程实验验证能力;公司还与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上汽、广汽、长城、通用、大众、理想、蔚来、小鹏、博世联电等下游客户的研发技术中心建立了长期的产品合作研发关系,以快速响应整车厂或主机厂的技术需求和产品需求。公司一直与各主机厂保持着密切的同步研发,并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与主机厂共享产品的设计及加工中的工艺和技术,为主机厂的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支持。与主机厂同步研发及为主机厂提供研发服务,确保了公司在产品设计、生产的基本工艺及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技术创新,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已形成相对领先的生产技术。同时,随公司规模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及制备流程的持续改进,公司在生产环节积累了独有的特殊工艺技术,能在保证产品质量、性能、产量、一致性的基础之上,大大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前端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完善的研发体系保证了公司磷酸盐体系正极材料研发技术和产品性能的领先性。完善领先的生产技术与特有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构建了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赢得了重要客户的认可。
公司已经具备了深长盲孔精密加工、激光自动焊接、高精密零部件制造、新能源动力总成精密齿轴、自动化装配及综合测试等技术。公司已拥有高端精密的生产设备、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工人、成熟稳定的技术工艺、高效严格的现场管理等生产要素,拥有各类精密零部件产品的开发、成型、加工、装配及检测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精度、高一致性的发动机零部件产品,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精密制造技术优势。公司在多年的精密制造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深耕研发,已掌握了微特电机技术、电控及软件技术,把握住了行业的市场机遇,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精密加工向智能电控及机电一体化方向升级,基本的产品由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的应用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及零部件及混合动力系统零部件等领域的应用转型。同时,公司精密智造的经验和优势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产能建设、产线布局及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也得到了体现和发挥。
公司精益管理大多数表现在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公司通过精益产品设计、持续改进和革新工艺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实施平台化生产、优化生产线模式、深入供应链管理、推行全员质量成本控制和精益生产等方式,确保对成本的精确管控,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具有一定的成本一马当先的优势。确保公司核心产品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成本一马当先的优势。公司通过了IATF16949:2016体系认证、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具有国际认可的实验检验测试能力和质量管理上的水准。持续开展提案改善,确保质量管控体系有效运行,得到国内外主流优质客户的认可。
公司对产品成本的精确管控,确保了公司的主流产品在与外资公司竞争时具有价格上的优势,特别是针对主机厂的中小批量产品时,公司相对于外资零部件厂商具有更强的成本优势。在保持产品成本优势的同时,公司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业内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多次荣获国内外主机厂颁发的“优秀供应商”等荣誉称号。
通过多年的研发技术与产品升级,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产品在压实密度、比容量、电压平台、耐热性、循环性能、一致性等方面均表现优异,产品综合性能高,能较好的保持各性能属性的均衡状态,可以轻松又有效提升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安全性能、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精益管理优势和产品的性能、品质赢得了核心客户及一线主机厂的高度认可。
经过多年的业务扩展,公司已同国内外众多主机厂建立了长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产品质量、价格、交付能力、同步研发能力、生产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客户认可,公司在客户主机开发的早期参与客户的同步研发并了解客户的配套需求。同时,公司依托主机厂客户合作伙伴关系,跟随传统燃油车客户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切入,继续与主机厂客户进行合作研发、同步研发。公司依托目前联合电子(UAES)、华为、新势力车企等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及需求,在新能源车载电驱动减速器项目持续爬坡增量的情况下,继续导入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系统及核心部件业务,形成系统集成优势。
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领域,公司已与宁德时代300750)等国内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良好稳定的客户关系有助于公司巩固市场占有率,最大限度降低锂电行业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得到了一线主机厂的认可,与核心锂电池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持续。
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形成了交互生态和产业链协同,为逐步扩大公司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行业地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公司已经与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仍在国内具有较明显的技术和规模优势,随着我们国家汽车产业快速升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趋势日趋明显,主机厂对零部件产品技术性能要求慢慢的升高,若公司在研发、设计、制造、质量、产能及供货及时性等方面不能达到主机厂要求,则有几率存在公司产品没办法进入客户采购体系、无法顺利开拓新市场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造成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不利影响。公司将慢慢地增加组织管理能力,做好研发技术和产品规划,及时应对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开拓新项目新市场,不断挖掘和对接汽车行业的优质客户资源,扩展有关产品应用场景,增加新的盈利点,增强抗风险能力。
作为制造汽车零部件最主要的原材料钢材、铝合金,其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也在逐年攀升,公司面临钢、铝等原材料成本逐年上涨承压较大。公司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生产所需的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在产品成本构成所占比重较大、产品价格波动也较大。公司将加强供应链体系风险管控能力,及时跟踪主机厂客户的真实需求计划,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排产计划做到合理调整;通过建立联动定价机制、及时与客户议价。公司积极布局建立多元化的碳酸锂保供体系,以充足的技术储备、成本优势、客户资源迎接未来市场格局的变化,降低锂电正极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实现在新能源产业赛道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持续提升和改进,新能源电池技术探讨研究日新月异,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高电压镍锰酸锂、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新路线的应用和推广,或将加速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变革,如果未来电池技术发生突破性变革使得新能源动力电池产品类型发生迭代,将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带来影响。江西升华作为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可能会对其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江西升华将紧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大对新能源电池相关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加强技术、人员储备,应对行业技术迭代带来的风险。
公司目前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子公司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以及新增员工均需要投入一定的管理资源对其来管理和培育。若公司管理人员、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带来的重大变化,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逐渐完备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的架构体系和制度,统筹子公司、各生产基地的管理,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在行业周期波动、原材料价格会出现周期性下跌以及市场供需调整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客户资源、供应链优势的电池材料企业,在市场旺盛需求带动下,其产能利用率仍将会维持较好的水平。公司将持续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满足中高端汽车主机厂客户的真实需求,在坚持技术革新与成本节降等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充足的技术储备和成本优势迎接未来市场格局的变化。
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稳步推进,工业需求持续恢复,经济回升向好有助于汽车工业的平稳运行,伴随汽车以旧换新活动持续开展,地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汽车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增长态势,汽车出口保持迅速增加,对拉动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成为公司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汽车零部件业务增长的主要外部因素,但由于客户对终端市场预估存在偏差,以及成熟产业、新产业300832)均存在市场内卷加剧的情况,公司仍然面临产品成本、产品交付等内部压力。根据中汽协统计,2024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截止到2024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了3,0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超60%,实现向上突破。
2024年上半年,随着终端新能源市场回暖,锂电产业链排产、开工率逐步回升,下游磷酸铁锂对上游的刚需采购增加,带动磷酸铁锂市场回温,磷酸铁锂行业呈现出低价补库存需求和锂价阶段性上涨,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得到一定效果消化;同时,公司加快布局快充市场,公司磷酸铁锂快充产品凭借性能优势,出货量迅速提升,第二季度实现满产满销,上半年整体产能、产量及装车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回升,磷酸铁锂出售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度的增加。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134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93万吨,同比增长32%,占比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0%。
在行业周期波动及市场供需调整的过程中,公司一方面加快进行客户多元化拓展,逐步提升现有产能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建产能按照整体规划、分期投产的原则调整产能节奏,最大限度的充分的利用产能。公司新能源增量零部件业务稳健增长,智能电控产业的热管理系统和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业务相关新产品批量交付,正在慢慢地规模化放量并贡献业绩。公司2024年1-6月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491.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75.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1,821.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69%。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876,525.25万元,较年初减少3.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6,363.64万元,较年初增长3.61%。按照业务类别,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16.21亿元,同比上升29.31%;锂电正极材料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19.49亿元,同比上升87.40%。
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特别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和国内汽车出口保持增长,自主品牌市占率稳步攀升,合资品牌份额急剧萎缩,市场两极分化严重,竞争格局加剧,公司近年来也面临产品成本、产品交付等多重压力。公司经营管理层积极顺应行业趋势,实时关注产业动态,市场端供需状况和相关这类的产品渗透率指标,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同步调整产业布局、生产计划。积极把握混动汽车快速地增长的机会,布局主流新势力和智能汽车解决商等项目定点;获取由发动机零部件业务转型成功的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客户项目订单。积极争取国内主流自主品牌的海外出口传统业务,稳住传统业务份额。
报告期内,新能源终端消费市场转暖,锂电产业链排产、开工率逐步回升,带动磷酸铁锂市场回温,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得到一定效果消化;面对新能源锂电行业周期波动、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持续波动以及市场供需端调整,公司加快进行客户多元化拓展,逐步提升现有产能的有效利用率;在建产能按照整体规划、分期投产的原则调整产能节奏,最大限度的充分的利用产能公司加快布局快充市场。
公司基于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持续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积极做出响应核心客户的真实需求,保障产品质量和交付,满足中高端汽车主机厂客户的真实需求,公司磷酸铁锂快充产品凭借性能优势,出货量迅速提升,第二季度实现满产满销;公司持续推进精益化生产及精细化管理,在坚持技术革新与成本节降等多方面进行努力,持续改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经营业绩。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板块:1)VVT类,获得赛力斯601127)、红旗等混动发动机项目定点;2)电磁阀类,比亚迪(BYD)DMi新一代混动变速箱电磁阀已正式量产,实现盈利收入;奇瑞DHT混动变速箱电磁阀项目获取定点;配套邦奇交付斯特兰蒂斯变速箱电磁阀项目正式定点;长城EB系列油泵电磁阀项目获取成功;3)摇臂挺柱类获取广汽混动发动机项目正式定点;4)张紧器类获取吉利混动平台发动机项目正式定点;5)喷嘴类,出口欧洲交付斯特兰蒂斯项目实现量产收入。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板块:1)600W、400W、450W、200W电子水泵系列,获取奇瑞、赛力斯等混动机型项目定点;2)配套龙头新势力爆款车型总成代工,已实现投产交付;3)差速器产品,获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项目定点;4)齿轴产业配套金康交付主流增程式新势力和吉利/极氪畅销车型齿轴类项目获取定点;5)智能悬架CDC电磁阀获取新项目定点,配套交付比亚迪及主流增程新势力的多个项目获取定点,且岚图及新势力项目已进入量产,实现收入;6)电子油泵类,获取小鹏等项目定点;主流新势力项目已顺利达成批产,实现收入;7)热管理模板,主流科技新势力项目顺利交付。
公司新能源汽车增量零部件领域,车载电驱动减速器产线万台,同步已经与知名头部客户签订电驱动三合一动力总成制造协议,交付工作正在爬坡准备中,动力总成线万台套年产能,已经全部形成。同时,已形成了变速箱电磁阀年900万只,GDI泵壳年400万只、减速器齿轴年120万套、减速器壳体年18万套的产能;CDC减振器外置电磁阀已具备年产60万台产能(240万件),内置电磁阀已具备年产30万台产能(120万件)。
公司控股子公司芯智热控从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代表产品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和热管理模块,目前新能源汽车智能热管理模块及零部件集成化已达到量产状态、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等智能电控产线均进行了新增和技改扩能,已形成电子主水泵年300万台、电子油泵年100万台,热管理集成模块年15万套的产能,电子水泵和电子油泵均已实现批量生产。
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富临精密传动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常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是做新能源汽车减速器齿轴、三合一电驱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公司高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已于2024年7月底投产,预计2024年三季度正式量产,该项目紧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新趋势布局质量过硬、成本受控、服务优良的现代化智慧工厂,目前主要代表产品为减速器齿轴,产品主要配套国内造车新势力品牌汽车主机厂。
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现有磷酸铁锂年产能14万吨,公司依托现有的产品及技术体系支撑可实现用户和市场对高压实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的多元化需求。子公司江西升华在宜春基地老厂基础上,规划投建年产15万吨新型高压实磷酸铁锂及配套主材一体化项目,结合市场和产业真实的情况,公司已将该项目进行分期建设,以更好的把握产能节奏,后续将结合市场和客户的真实需求情况,丰富产线产品类型,最大限度发挥生产效益。公司依据项目建设情况,要素、资源配置及市场需求,合理的安排原材料采购和相关生产及交付工作,提升现有产能的有效利用率;在建产能按照整体规划、分期投产的原则调整产能节奏,最大限度的充分的利用产能。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预研,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公司研发技术中心不断丰富新能源汽车增量零部件和磷酸盐体系材料产品线,在电子水泵、焊接式差速器、CDC电磁阀、空气悬架电磁阀、精密减速器、热管理集成模块以及机器人电关节等项目形成多个系列产品或方案设计;积极开发高电压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的低温性能改善项目、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的加工性能改善项目,逐步提升产品性能指标,保持产品综合性能优势,实现用户进阶要求和市场应用需求;完成磷酸铁工艺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复合磷酸铁钠正极材料项目的技术储备,实现用户正极材料对压实和成本的需求,助力公司布局钠电市场,抢占钠电正极材料储能市场占有率。公司将持续聚焦以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优化锂电材料产业产能布局,深化产业投资合作,拓展原材料供应渠道,公司与上游锂源、铁源企业积极拓展战略合作,加快上游原材料研发自制和产线建设。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体系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布局建立多元化的碳酸锂保供体系,以充足的技术储备、成本优势、客户资源迎接未来市场格局的变化,降低锂电正极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实现在新能源产业赛道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牢树股东回报意识,积极推动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公司内在价值传递工作,通过接听投资者来电、回复投资者邮件、回答互动易提问、召开业绩说明会、线)路演、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等形式,与各类投资者保持良好互动,积极为稳定长期资金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贡献力量。
最新!苹果爆料,9月将有新款发布,A股产业链提前异动!北京5G-A正式商用,三大电信巨头获机构扎堆关注
越野改装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天铭科技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长,汽车越野改装件市场需求强劲,机构看好公司成长潜力
已有14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52亿股,占流通A股37.54%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38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觉得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股东人数变化:半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4-03-31)减少3512户,幅度-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