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科技赋能样本调查:硬核装备升级全链条降本提质增效

来源:米乐app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10-02 23:07:57

  这些由中储智运“大数据+智能算法”分配的货车,通过智能配对技术实现货源与运力的智能匹配与线上交易,为货主提升运输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帮助司机更快速地匹配货源,降低空驶空载。

  从储存、调车,到装载、卸货,智能配对将原本繁琐的多方沟通流程,简化为单一的对接窗口,提升运营效率近5%。

  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当前,物流公司通过在仓储、装卸、运输、物流装备制造等环节的探索实践,解锁了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背后的创新密码。

  9月10日上午,在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酒业事业部(下称“酒业事业部”)泸州诚通物流园区内,一车来自泸州老窖000568)的“加急订单”货品正在电动叉车的作业下,被有条不紊地安放在指定位置。

  在这个面积为7000平方米的穿梭式立体仓库中,装卸作业线、拆垛机、智能化扫描喷码分拣线等自动化智慧设备一应俱全。只需要10个人便能高效准确地完成所有订单调配。

  “等到发货时间,电动叉车会提前将酒取下来,运送到分拣线上进行智能化扫描喷码,负责运输该订单的司机通过自助办单平台系统进入园区取货,随后发往全国各地。”酒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在第四届“流动中国”主题宣传活动上介绍。

  》记者获悉,这套最初为泸州老窖“量身定制”的仓储模式,在酒类仓储领域尚属首创。据介绍,依托区块链、物联网、AI技术、大数据等科技力量,“中国酒仓”打造了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包括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订单管理系统(OMS)等,可对库内货品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化管理,可随时查看货品状态及仓库运营情况,不仅为管理者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决策支持,还大幅度的提升了管理的透明度和订单的可追溯性。

  “酒业事业部依照我们要求研发的科学技术产品和打造的仓储模式,为泸州老窖节省厂内物流转运环节人工近50%,单次流程作业时间缩短了60%。”泸州老窖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黄烈桐说。

  在中铁油料集团信息调度中心的数字屏幕上,记者看到远在乌鲁木齐的一个柴油加注站点,操作员正在从汽车上将柴油注入火车油箱的现场画面。在这里,可对360余台能源化工物流运输罐车的专业化车队进行实时监测和科学管控。

  中铁油料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治国介绍,几年前,要完成机车加油,每趟火车都要赶往油库站点排队,费时、费力又费料。现在,通过定位系统、视频系统、电子铅封系统、电子流量计四项技术方法,实时监测汽车轨迹,确保司机在正确的位置取油、加油,还可以实时监测加油的具体时间。

  目前,该系统已经为全国18个铁路局以及合资铁路提供铁路油品全过程供应服务,中铁油料集团铁路燃油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正加快成型。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步伐持续加快,风能发电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无论在祖国西北边疆,还是在东南沿海,都能看到起伏连片的风电机组迎风矗立,风电叶片不停旋转。

  如何才能将这些长达八九十米、重约数十吨的风电叶片从工厂安全运送至指定地点?这就需要特种物流大显身手。

  洛阳中重总经理张蕴锋介绍,近年来,洛阳中重先后承接了广西桂林十万古田风电场13套39片风叶运输任务、甘肃省华池县南梁分散式风电项目51片风叶运输任务,云南省麻栗坡县风电项目叶片运输任务,三一重能新疆布尔津32套、铁列克提64套等陆风风电设备的运输。海上风电先后完成了国电投揭阳神泉风电项目,刷新了亚洲最重、最大的单桩运输纪录,单桩尺寸直径9.1×110米,重量1856.55吨;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C区项目,刷新了亚洲最大的吸力式导管架运输纪录,吸力式导管架尺寸重量达到2650吨,高度为91.78米。

  不仅如此,今年9月初,洛阳中重将中信重工601608)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的5600mm宽厚板粗轧机机架,装上了15轴线液压平板车。车辆超强的牵引力和承载力,为客户提供了满意的运输方案和服务,实现了洛阳中重自有装备承运单件整体货物最重的新突破。

  “特、重、大,不仅是我们运输产品的特点,也是我们自身实力的体现。”张蕴锋介绍。

  而在另一边,中储恒科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中储恒科),也从不同角度发力“重”赛道。

  1984年,未解决仓储货物装卸计量效率问题,国家物资局郑州储运公司二里岗仓库革新班(中储恒科前身)经过考察论证,大胆提出了自主研发随吊车同时作业的电子吊钩秤的建议。随后,中国首台电容式电子吊秤自此诞生。

  “革新班创新研发了一款采用电容式传感器为原理的吊钩秤,可以在货物吊装的同时进行称重,快捷准确。”中储恒科副总经理谷建斌介绍。

  在中储恒科展示大厅能够正常的看到,应用了中储恒科各种动态称重产品的路段,车辆驶过后,车辆载重、车牌等信息会上传到交通执法部门的信息化平台,为治理超载提供完整的证据链信息。

  “这套‘硬科技’极大提高了超载现象的治理效率,为维护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无形的‘千里眼’,无论何时超速、超重都能被迅速‘掂量’出来。”谷建斌说。

  如今,中储恒科电容式电子吊秤最大能称到120t,钩头秤最大能称到1000t。2023年6月,重庆果园大件码头1000吨桥机真正开始启动首吊,中储恒科提供的1000吨钩头秤是该项目的核心称重设备,创造了起重类衡器最大吨位的历史纪录。

  不仅如此,中储恒科在已有资源、技术实力基础上,开始在大宗物流领域装卸机器人赛道发力。

  “使用装卸机器人能解决体力劳动者缺乏、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装卸作业效率。”中储恒科总经理周春波表示。

  作为中央企业一员,这些物流“国家队”以解决行业痛点为发力点,用硬核装备推动物流行业结构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