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优先、特色发展 泸州全力推动川南经济区共荣共兴

来源:米乐app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6-22 07:55:06

  走进位于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的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生产车间,只见一个个机械手臂上下翻飞,实现了包材入库、贴标喷码、装盒装箱、质量检验、五码关联等全环节自动化。“就拿整个入库过程来说,现在3到5分钟就能完成,以前没有半个小时搞不下来。”泸州老窖包材采供中心总经理赵丙坤介绍。

  这只是泸州有序推进“智改数转”,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五区共兴”,协同推动“川南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川南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泸州聚焦“携手宜宾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联合川南各市高水平建设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目标定位,坚持优势优先、特色发展,深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成长型支柱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引育壮大行动“三大行动”,全力发展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高质量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今年初,被称为白酒行业首家“灯塔工厂”的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在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正式启用,中心实现了5个行业之“最”,即灌装速度最快、质量检验最严、智能化水平最高、数字化水平最高和技术创新最多。

  走进该中心一层的包材缓存车间,4万多平方米的车间内空无一人,只有近百台智能运载机器人正在运行。当它们接到系统指令后,就会自动将包材运送到指定位置,由机械臂把箱子提升到二层进行组装。

  “我们基地年包装能力在10万吨左右,过去用传统方式来灌装的话,起码要六七千人,现在整个工厂不到两百人,而且这些工人只需要看看有没有异常,操作工控机和平板即可。”赵丙坤说,目前车间内有5条高速自动化灌装生产线瓶,在减少能耗消耗、用工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灌装速度。

  赵丙坤透露,他们最早从2017年启动全自动包装研发,花费3年时间试验出2条包装线,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运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整合生产控制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6大信息系统,实现了年包装能力10万吨,成品酒储存能力500万件。“目前,我们已取得30余项授权专利,正在申报发明专利30余项。下一步,将继续基于机器视觉的柔性灌装技术及人工智能自学习检测技术的深度研发,继续提升在包装工艺环节的创新水平。”

  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提出,推动白酒生产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对于全国首个以白酒制造为主导的专业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园区——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而言,这是重要发展路径之一。

  “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蜀台酒庄、小糊涂仙酒业等总投资十亿、百亿级的重大产能项目先后落地,泸州老窖智能化包装中心建成投运,将带动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技改提升,推进园区产业链‘智改数转’。”该园区党工委书记刘淑兰坦言,未来将逐步提升园区产能和规模效应,几何放大泸酒产业的独特优势,助力四川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6月初的泸州市合江县,温度逼近30摄氏度。在四川冶控集团泸州基地——泸州鑫阳钒钛钢铁有限公司电炉车间,“火热”的气息更甚。来自泸州、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废钢材不断被运来,经过高温熔炼以及各条生产线的加工后,“变废为宝”,成为连铸钢坯等优质建筑钢,而后又输往全国各地。

  行进在长长的生产线参观通道内,可以清晰看到,通红的钢坯被送到生产线上,通过多个程序被剪切成长条状的螺纹钢。整一个完整的过程,高效、快捷。

  这是典型的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100吨电炉冶炼时间低于35分钟,吨钢综合能耗低至45.6千克标准煤,能耗比行业标杆水平还低。”泸州鑫阳钒钛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义腾介绍,由于省去了另一种炼钢工艺——长流程炼钢中铁矿石烧结还原的过程,电炉短流程炼钢可节约能源近60%,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80%左右。

  刘义腾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泸州“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的策略,让他看到了重大机遇。“大战略之下,伴随基建而来的是绿色钢材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如此一来,刘义腾对电炉短流程炼钢更有信心,准备推动公司生产角钢、槽钢、型钢等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

  近年来,合江县坚持工业为重、制造当先,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紧紧抓住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做大规模、做优质效、做强动能。

  “一方面,是强化龙头带动,建圈强链。”合江县委书记王波说,以鑫阳钢铁为链主企业,合江引进培育报废汽车拆解、新型微矿粉、优特钢、耐火材料等配套产业,不断夯实产业链条,打造全省领先的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实现“引进一个龙头、带来一串项目、建设一个集群”。2023年,绿色建材产业产值达117.2亿元。

  在推动向“绿”转身、向“智”先行方面,合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取4300万元中省资金、县级工业扶持金1.05亿元,支持鑫阳钢铁“智改数转”,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

  合江县鑫阳钢铁的绿色发展之路,正是泸州市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当前,泸州正加快构建绿色循环、质量安全、富有竞争力和泸州特色的短流程炼钢体系,为四川打造世界领先短流程钢铁基地作出泸州贡献。

  医药健康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培育形成医药健康等六大万亿级产业。在这个赛道上,泸州如何发力?

  为把握发展机遇,实现医药健康产业突破提升,泸州市编制了《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2024—2035年)》,确定了“一核引领、三极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新格局,为泸州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核引领”,即壮大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先发优势,推动泸县医药制造产业集聚集优集约发展,释放引领示范带动效益。“三极协同”,即推动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医药制造研发创新体、医疗服务示范体和医药流通聚集体。“多点支撑”,即坚持优势优先,因地制宜全面布局康养服务、健康产品、运动赛事等健康服务业态,形成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互促的良好态势,实现多极次序突破、全域竞相发展。

  “就在上个月,我们园区建成了全市首个积雪草种植基地,并成功通过了GACP(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这也是全国首家通过GACP认证的积雪草种植基地。”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栋梁自豪地说,通过GACP认证,证明该园区的积雪草种植、采收、加工符合世卫组织的要求,意味着园区生产的积雪草可当作药用原料走向世界各地,为泸州积雪草全产业链建设与发展走出了第一步,也为泸州打造从种植、提取、制剂到销售符合国际标准的一体化现代中药产业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据刘栋梁介绍,目前,该园区已入驻科瑞德制药、步长制药、百家燕保化品等重点企业132家,其中上市公司控股企业5家,创成国家火炬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基地、四川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已建成精神类药品制备、骨科植入器械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个,拥有新药评价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中试制剂中心、实验动物资源中心4个公共服务平台,药物研究基地和药物临床研究基地20个,高品质人才加快集聚。

  “近年来,泸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医药健康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工业强县’的重要支撑,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化品等‘3+N’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县域发展能级跨越提升。”泸县县委书记李仁军透露,未来将同步提升“一园两区”承载能力,用好全省新药评价中心等创新平台,深化科技成果转换利用,推动价值链向两端延伸、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怎样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抢抓建设国家区域医药健康中心重大机遇,打造医药健康千亿产业?泸州选择的方式是——医药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事业“双轮驱动”。

  核医疗是目前核技术应用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巨大。自2019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镥-177治疗,慢慢的变多的患者感受到核素治疗的优越性,“核医学治疗,不用去国外”。

  “核医学科的‘核’,是安全剂量的核元素。在核医学成像出现以前,很难精确定位隐藏在患者体内的肿瘤块的位置及大小。如今,医生利用核技术‘人体照相机’,就能打开微观世界,洞察多种疾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解释道,随着更多新型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发展应用,核医学以其“诊疗一体化”的优势,在一些特殊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而他所在的科室及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则承担着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任。

  “我们把核医疗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在发展核医学的同时,聚力推进自主创新放射性药物科技成果研发制造和产业化应用,加快形成集核药物创制、核医学诊疗、核医疗设施生产为一体的核医疗产业体系,努力建设世界核医学高地,做优做强做大核医疗产业,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泸州市委书记杨林兴表示。

  就在6月6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中心、核医疗中心揭牌。“双中心”的成立,将为泸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健康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企业在泸州生产自行车,在俄罗斯设立海外仓,两三天就能将货送到客户手中。”四川聚港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志平说,“以前我们从国内发货,预计需要20天左右才能到货。现在产品以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出口国外,通过亚马逊、沃尔玛等线上平台做销售,配送压力非常大程度上减轻。”

  “跨境电子商务‘保税速配’进口消费模式”和“跨境电子商务本地品牌海外仓出海案例”的创新,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高水平发展的生动实践。

  据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蔡宗炜介绍,泸州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交汇处。自2017年挂牌成立以来,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在这片仅占泸州全市面积万分之十六的土地上,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88万户,2023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40.45亿元、同比增长11%,占泸州全市外贸比重达63.58%,持续助力泸州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为泸州连续两届获评“四川省开放发展示范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7年前,个体经营户申请开办餐饮企业需到多个部门办理事项,并提交29项资料,耗时超30个工作日;现在,只需提交14项资料,到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综合服务大厅一窗受理,最快可当天证照同领,及时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创”出了一批新经验、新制度的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在从一块“试验田”成长为一片“高产地”。

  挂牌7年来,开放平台持续做好。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成功聚集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国家临时水运开放口岸等六大国家级开放功能平台,开放平台的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成倍增长。

  开放通道持续做优。泸州港抢抓泸州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机遇,稳定运行从泸州开行的中欧班列,成功开行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列。目前,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已初步构建起东向经长江出海、西向北向经泸州中欧班列融入丝绸之路、南向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四向开放”格局。

  “目前,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已入选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下一步,我们将从狠抓开放通道建设、狠抓平台能级提升、狠抓开放型经济发展这3个方面着手,高质量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杨林兴说。

  全力推动川南经济区共荣共兴,泸州有优势、有底气。杨林兴表示,将携手宜宾,进一步嫁接优势、叠加优势,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在产业发展协同互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上持续发力,加快形成更多可观可感、有形有态的组团建设成果,合力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