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据中心放到盒子里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挨个儿看
超过70%的全球1000企业都将在今后5年内对数据中心的设备做更新与扩展,应用和计算密度的迅速增加,使得资本压力一直上升,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在过去10年增长了5倍,一台1U服务器的使用成本高达采购成本的2倍,并且还在继续增加、能源价格飙升也导致更加困难的局面,用在空调冷却的电力甚至超过了计算用的电力。传统数据中心IDC能源的巨大消耗急需呼唤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的出现。
“把数据中心放到盒子里”,这样的思想一经出现便迅速成为了现实。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在空间、能源和部署方面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而且,不能否认的是,这种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很“酷”。
到了2010年,我们猛地发现,原本超前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已经悄悄地普及开来,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品牌产品,而且,他们正在走向用户的实际应用。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看现在能看见的几款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世界上***款向公众面市德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当属Sun的BlackBox,当这个大家伙在2007年底登陆中国的时候,着实让无数的用户和记者兴奋了一下。照片上这个让卡车拖着的家伙就是 Sun面世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卡车的上除了安放了这个数据中心以外,还放置了一个专门用于循环水冷的水箱。
在SunBLackBox中,部署了多达250台服务器,提供了超过7TB的动态内存,超过2PB的磁盘存储,强大计算性能足以满足任何应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建设一个同样的传统数据中心,Blackbox只需1/10的时间,以及1/100的建设成本,Blackbox所有的系统需求是一根电力线和一个Internet接入,另外加上一根供水管和一个外部冷却器,使客户能快速部署Blackbox。它的供货周期应在数周内,而不是数年内。此外,它还必须便于移动,极其灵活,可通过一般的装运方式轻松进行运送,让客户可在任何地方部署如灾区或水力发电厂附近,这与传统数据中心地点的豪华与奢侈形成鲜明对比。每台Black Box的售价大约35~50万美元。
有趣的是,当时记者问道这款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用户时,Sun公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李永起先生特别提到了一个位于西伯利亚的客户,而当时部署在西伯利亚的Sun BlackBox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内部的“水冷系统”内流淌的水是热水,为什么呢?因为西伯利亚实在太冷了,服务器过热不能工作,太冷了也不行,所以,那个水冷系统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供热水冷系统”之一,呃,也许我们叫它“水热系统”更合适。虽然现在Sun已经被收购了,可是谁也不能否认,Sun所带来的技术是伟大的。
IBM公司称其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为Portable Modular Data Centre(便携式模块化设计数据中心),从下图能够准确的看出其外观的模样,至少这个集装箱从外部来看更像是艺术设计。
IBM称其可以在8到12星期内使用多个集装箱部署一个面积约500到2500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这要比一般而言的建设数据中心速度要快的多。IBM称目前的集装箱式设计数据中心有两种型号,分别是20英尺和40英尺两种,你只要把它放在一个有电力系统、冷却系统和网络接入的地方即可,即使你把它放在沙漠也行。此设备内部***可放置19个机架,也就是可约放置798个1U服务器,若使用IBM的刀锋服务器则可放置约1596个。功耗则是每个机架30千瓦左右,总功耗约为410千瓦。产品剖面图如下:
IBM称20英尺大小型号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若使用***的X64服务器,售价约45万美元。
HP***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属于一个小型集装数据中心版本,这一次的产品利用了标准的、长度20英尺的船载集装箱,外型尺寸只有首款产品的一半大小。
HP希望这种小型系统较低的起步价会吸引更加多的客户。而且尺寸缩小后也更容易交货,因为在全球的某些地区,其道路状况无法通行HP原先重达10万磅(约45吨),长度达40英尺(约12米)的集装箱,HP的一位产品经理Jean Brandau说。
HP称此类产品为性能优化数据中心,或POD。***发布是在2008年中,但落后于Sun。销售此类数据中心的厂商还有IBM和Rackable系统,而戴尔有时也会按照每个客户的需要进行定制。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为公司可以提供了一种快速增加更多存储和计算能力,而无须投资兴建新的数据中或者扩展现有场所的方式。HP的20英尺POD产品可以容纳10个机柜,而40英尺POD则可以容纳22个机柜。集装箱内也可容纳高密度计算设备,HP称,20英尺的集装箱可为每个机柜提供平均29千瓦的电力,***电量可达34千瓦。而普通数据中心每个机柜的供电量一般只有12千瓦左右。
集装箱的冷却系统效率也很高。在集装箱的盖顶上装有4个可变速风扇,每个机柜还配有测温感应器,风扇速度可根据每个机柜的实际温度进行调节。
“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的一个缘由是考虑到刀片系统,因为刀片系统非常耗电,而且需要较高的冷却密度,”Brandau说。
HP在设计40英尺集装箱时,显然想到的是一切大的网络公司,例如Google和微软,但是其他很多客户却并不是特别需要这么大的容量。
为了让集装箱更容易交运,HP还在20英尺型号的外面又罩了一层可进行部分操控的金属外壳,而40英尺型号则没有。
其他的厂商,包括微软在内,也在用这种数据中心作为数据中心的标准构建模块,因为他们要快速地扩充新的容量,而且封闭式的设计也可获得较高的能源效率。
“这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虽不是一种高容量产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很好用,”IDC分析师Jean Bozman说。其他的好处还有,使用集装箱可以在企业主数据中心之外建立独立的灾备站点,或者用于军队、油气公司等的野外作业。
20英尺集装箱的目录价格是6万美元,仅及40英尺型号价格的一半。不过如果内部装满机柜,其价格也会很轻松地飙升到数百万美元。
谈起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先进的技术,只能由国外的厂商研发出来,实际上,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也有“Made in China”。
中国***集装箱数据中心由中国规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创造诞生并投入使用。
世纪互联集装箱数据中心实现了高密度IT设备布置,每个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可容纳912台1U服务器,这相当于127个传统机房机柜(1.5KVA/rack)的容量,可以适用于深度不超过800mm的所有服务器。采用UPS集装箱单路N+1供电,电池后备时间10分钟,PUE值低至1.07,专业的一站式数据中心服务使客户受益***化。
微软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自给自足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Paul Hand 在其 MSDN 博客中提到了一部微软 Container(理解为容器,集装箱皆可)数据中心的构建动画,也就是“第四代数据中心”,超级详细的介绍能查看 Global Foundation Services 总经理 Mike Manos 的 Wordpress 博客。其中所有的服务器都被封装进了集装箱中。
实际上,在微软正在建设位于芝加哥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建设的***阶段已完成,在这个数据中心的***层放置了多达56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内放置了1800到2500台服务器。
虽然集装箱是沉重的(装满了服务器后的集装箱尤为沉重),但是在数据中心上方的滑轨让这些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移动起来很方便快捷,只需要4名工人就可以完成。如下图所示,8小时后,这些服务器就会启动并且正常运行。
作为全球***的搜索引擎,谷歌拥有拥有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服务器系统,但外界却知之甚少。
大多数企业都是从戴尔、惠普、IBM或Sun购买服务器系统,而谷歌的服务器系统却是自己设计的。谷歌服务器最令人意外的是,每台服务器都配有12V的备用电池。当主电源发生意外时,电池能够继续供电。
通常,数据中心采用大型的不间断电源(以下简称“UPS”)作为备用电源,而谷歌服务器却采用了12V的电池。对此,本翟称:“与UPS相比,电池的成本更低。”
而且,电池比UPS更有效率。通常,大型UPS的有效率为92%至95%,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一部分电能被浪费掉,而电池的有效率为99.9%。
能源使用效率(以下简称“PUE”)是衡量数据中心是否节能的一个重要标准,数值为1代表所有的能耗全部用在设备上,而沒有用在冷卻或供电系统上;如果是1.5,意味着50%的能源被后者耗费。
2008年第三季度,谷歌数据中心的PUE值为1.21,本来已经很低,但第四季度又降至1.20,后又降至1.19。
谷歌一向重视节能,并愿意共享节能经验。谷歌运营副总裁乌尔斯霍尔茨(Urs Hoelzle)称,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经济低迷导致企业削减经营成本,现在是谷歌共享节能经验的好时机。
另外,从2005年开始,谷歌的数据中心就采用了标准的集装箱式设计:每个集装箱拥有1160台服务器,能耗为250千瓦,而每个数据中心拥有多个集装箱。
谷歌的服务器厚度为3.5英寸,配备两个处理器、两块硬盘,采用拥有8个内存插槽的技嘉主板。谷歌核心服务器设计师本翟(Ben Jai)称,谷歌服务器设计始于2005年,如今已进入第六代和第七代。
运营谷歌这种规模的大企业必然挑战重重,但同时不乏有利的一面。例如,某一领域的研发成果还能应用到其他大量的基础架构中,从而加快投资回报速度。
网络巨头思科也正在走向便携式集装箱型数据中心市场。一年前,网络巨头思科以推出UCS(统一计算系统)为契机进入数据中心市场,该产品的特点是将所有数据中心系统业务中的服务器,包括所有必要的数据路由等打包成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并以UCS为中心,在数据中心领域中建立了广泛的厂商联系,诸如 EMC,BMC公司,NetApp公司,VMware以及和英特尔的合作等等,由他们来提供相关的思科不制造的数据中心硬件。
这些便携式数据中心有40x8英尺和20X8英尺大小标准的两种产品,一种是为船只服务的,另一种服务于卡车运输。所有必要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都被塞进这些集装箱中。
这将成为思科兜售其UCS系统的另一种方式-这样的IT组合打包的形式意味着该公司正在倾尽权力的扩大其产品的影响力。
思科公司发言人3月12日发表相关声明如下:思科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作为集装箱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快速,轻松地部署数据中心的能力。
惠普和甲骨文-Sun分别采取了的是20 和40英尺的模式;其他厂商一般是全尺寸的模式。
一般来说,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部署于军事,科学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企业。该框架和外壳非常坚固并能不受温度的影响,因而可以在炎热气候下使用,例如中东等地区,以及一些难以到达的地方,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地点。还有一些是用于远洋考察船的。
IDC(InternetDataCenter,即互联网数据中心)在经历了从提供带宽供应、主机托管租用等一般基础设施服务向提供网络优化、安全服务等增值业务转型后,发展到第三代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出发,以服务为核心导向,在高性能基础架构上提供各类咨询、业务、技术外包等随需而变的服务。随着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以模块化、可扩展、高效、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第四代IDC崭露头...
自从2006年,IT解决方案提供商SUN公司推出了Blackbox,一个新事物杀进了人们的眼球——集装箱数据中心,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空调、配电柜等一股脑的放入集装箱中。而后,IBM、华为、HP、微软等巨头纷纷涉足集装箱,并以野外快速部署、灵活扩容等独到优势成为慢慢的变多的企业所青睐的对象。
集装箱数据中心是一个可作为数据中心构建的标准模块,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IT设施都设计到一个集装箱中。集装箱通常在本地按照每个客户不同的需求配置好多个机架,然后再运到客户的位置做部署。集装箱数据中心往往拥有较低的空间,电力及冷却成本的优势,还能够部署在有电力支持的任何地区,甚至是停车场。
近日,中国首个集装箱数据中心由中国顶级规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创造诞生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是有自主研发、勇于创新的创造大国。集装箱数据中心的诞生解决了逐步扩大的IT需求和能源效率之间的尖锐矛盾,弥补了传统数据中心对IDC能源消耗过大而导致85%的数据中心没有正真获得充分的利用的不足。